一品楼论坛首页,修车大队楼凤论坛导航,栖凤楼品茶app,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信息

匠心铸就新“铝”途

来源:辜敏琴 潘思宇 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29日 A+ A A-
       随着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,高性能铝材的需求日益增加,国内铝材市场正经历从“量增”转向“质变”的关键时刻。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应运而生。
  2024年,中国十九冶工业工程公司凭借在梧州鑫峰950轧场项目、梧州永达1780热轧项目的良好履约,成功中标广西智慧鑫源项目。
 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和工信厅“双百双新”产业项目。该项目集4条熔铝铸坯生产线、1条2400毫米热轧铝板带生产线、1条2350毫米冷轧铝板带生产线、1条1900毫米冷轧铝板带生产线及配套系统于一体,也是十九冶第一次承接铝板加工全系统生产项目。承建该项目,标志着中国十九冶集团在铝板带工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。
  然而,这条通往绿色智造的新“铝”途,并非坦途……
与天争时:基础施工“争”出雨季施工“加速度”
  梧州,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雨水丰沛是常态。
  但2024年的雨来得格外凶猛且持久,雨季持续了近6个多月,让项目现场化为“泽国”。那段时间,看着刚挖出来的基坑被雨水灌满、看着一台台陷在泥里的机械和车辆、看着布满乌云阴沉沉的天空,施工经理徐海军心急如焚,寝食难安。但“强者从不抱怨环境”也是徐海军的口头禅。一场与天争时的“加速度”战役全面打响。
  项目部科学研判,结合梧州雨季多阵雨和暴雨的特点,迅速制定并启动“雨季施工专项方案”和灵活的“晴雨双预案”。晴天,是抢抓室外作业的黄金期,所有机械全部上阵,机械轰鸣震天,钢筋绑扎、模板支设争分夺秒,迅速开挖、迅速施工、迅速回填,打老天个措手不及;雨天,则迅速将战场转向室内,设备预组装、管线预制、图纸深化、技术交底,工作从未停歇。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随时在现场协调各个施工作业面的机械、人员、材料,为雨季施工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  为提高人员施工效率,项目部为每名人员配备了雨衣和雨靴,施工现场设置多个防雨棚。雨来了,人员就躲进防雨棚里,雨小了就上阵抢进度,做到“小雨不停工、阵雨不离场”,大大提高了雨天的施工效率。
  为提高大型机械在雨季里的施工效率,项目部与业主协商,协调大量的碎石、矿渣、路基板、钢板铺设临时道路,并配备了2台挖机,负责随时为现场陷进泥里的车辆提供应急保障。 
  同时,项目部把生活大临设在现场,人员吃住在现场、数十台抽水泵24小时排水、人员连班倒班,成为那段时间的常态??孔耪庵帧胺缬晡拮?、迎难而上”的韧劲和科学的组织,项目部硬是在恶劣天气的重重围困中拼抢节点:2024年4月10日开工,6月1日钢结构开始安装,7月21日熔铸系统基础施工完成交付熔炉安装,8月19日热轧粗轧机基础交付设备安装,9月18日冷轧设备基础交付设备安装,项目主体基础施工仅用5个多月时间。施工期间,项目团队冒着80多场大雨完成土方开挖65万立方米、混凝土浇筑11.7万立方米、钢筋制安1.1万吨,模版制安26.5万平方米,为后续厂房钢结构安装及安装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精益求精:安装施工“干”出铝业安装“新标杆”
  广西智慧鑫源项目安装施工除核心的熔铸生产线、热轧板带生产线和冷轧板带生产线外,还有9条独立生产线,具有设备系统多、安装精度要求高、电气自动化程度高、车间介质管道多、焊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。安装施工是工程项目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关键,十九冶的工匠们就镇守在这一个个关键的位置上。
  鲜鑫钳工精品班,号称牌坊安装专业户,轧线设备安装的重任就交给了鲜鑫精品班。轧线设备安装精度都是按0.01毫米精度计算的,上百吨重的设备,安装精度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,安装难度可想而知。班组经过严谨计算、认真筹划、精心准备、精准实施,在粗轧机牌坊吊装工作中,克服厂房钢结构安装进度滞后、车间行车起重量不足等困难,首次采用车间内双汽车抬吊方案,仅用7个小时就将两片(每片重200吨)牌坊一次性成功吊装就位。为项目争取了近半个月的工期,也比常规液压提升法降低了近一半的成本,得到了业主和一重集团的高度认可。热轧系统粗轧主电机吊装重量达146.6吨,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穿芯间隙仅为15毫米,且穿芯和吊装时定转子不能碰撞。现场行车起重量仅100吨,且由于是老式旧行车,性能很不稳定,精品班组不等不靠,首次采用汽车吊在电机基础上穿芯,使用行车分体吊装分体就位的方法,成功解决了电机穿芯吊装难题,为实现提前试车踏出坚实一步。
  徐帮学大师管焊班担起施工燃气管道、压缩空气等介质管道的任务,同时还要完成车间内轧制乳化液收集槽的焊接安装工作,初步统计仅焊缝就有7000多米,且埋地的压缩空气管和天然气管道需要100%探伤,徐大师临危受命,主动担负起焊接工作,大师班的世界冠军赵脯波、全国技术能手王浩、付磊、方钰洁等优秀青年员工每天在泥沟里摸爬滚打,实现了探伤100%一次性合格的卓越战绩,得到了业主和质检站的高度赞誉。 
  刘建川大师工作室面对TMEIC公司和ABB公司两大自动化和传动巨头,不卑不亢,以专业技术征服对方。面对英文图纸未翻译、多系统交叉设计漏洞多、现场变频调速系统多、调速精度要求高、信号干扰大、编码器信号波动大等难题和问题,不等不靠,全力以赴,一一克服。为传动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顺利调试和试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  在ABB公司,关于智慧鑫源项目的宣传报道中有这么一句话:“广西智慧鑫源项目是ABB先进技术在高端铝材制造领域的标杆级应用”。这个铝业新标杆里面,凝结了以鲜鑫大师、徐帮学大师、刘建川大师引领的精品班组的汗水和技术结晶。
科学管理:技术先行“创”出“铝”途 “新篇章”
  广西智慧鑫源项目体量大、工期紧、工艺复杂,对项目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何确保桩基、土方、基础、设备、管道、电气、通讯等数十个专业、上百道工序像精密齿轮一样无缝咬合、高效协同?项目团队给出的答案是:科学管理、技术先行、管理创效。
  项目初始,由于没有同类项目的参照资料,项目部主动和设计院、设备厂家取得联系,派专人到设计院直接参与设计方案的探讨工作,获取第一手的资料,从而更详细地了解设计规范和意图,了解生产工艺和流程,为后续项目策划、施工方案、施工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。
  项目策划是项目成败的关键。项目一开工,项目经理余国铭便立即组织项目全体成员进行讨论,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,对工程量进行预估和分解,策划施工区域的划分,提前拟定好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施工队伍数量。根据工程区域的划分并结合项目关键节点的要求,项目部科学制定各区域的主要施工方案,并按方案的要求分区域分系统依次制定项目的施工网络计划、人员的动态需求、生活大临的建设需求、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和投入以及项目管理费用的投入计划。项目施工过程中,项目部始终坚持以计划作为项目管理的主线,建立动态网络计划机制,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,时时调整施工网络计划,使项目在忙中保持着忙中有序、繁而不乱,科学推进项目各个节点履约完成。
  技术的引领和支撑,是干好项目的关键,以项目总工焦晓东为核心的项目技术团队从项目伊始就确立了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决心。通过应用BIM技术,项目部一开始就构建了强大的“三维建模+动态模拟” 用于项目工程量的计算、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指挥系统中。在基础施工阶段,面对熔铸井系统最深达24米的基坑,通过建模制定了分层挖、分层防护、大放坡、机械钻井等方案,保障了熔铸井基础施工的安全性;在粗轧机牌坊吊装方案制定中,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应用三维建模,模拟现场环境和吊车站位情况,通过来回的模拟和计算,确定吊车的选型和站位及运输车辆的进出通道,最终确定双机吊装方案,有效地保障了现场吊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提高了施工效率,降低了施工成本。
  项目的热轧和冷轧设备由中国一重集团设计制造,也是一重集团在国内首条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铝板轧制设备,对一重集团意义重大。一重集团项目负责人曾说: “国内同类型的项目建设工期要18个月,十九冶不到1年时间就完成,实在没想到这么快”。洛阳有色院是国内铝行业设计的龙头,项目负责人也曾感慨道“实在想不到,干活比画图还快,现场天天催设计图纸,在铝系统里是从来没有的”。项目部通过科学管理和大量专业技术的投入,开创了铝板企业建设的新篇章,得到了业主、设计及设备供货单位的一致认可和赞誉。
党建引领:实干为要“筑”出“铝”途 “新堡垒”
  在建设热潮中,党建引领为项目注入红色动力与坚实保障。项目高峰期,党支部21名党员冲锋在前,在岗位上挥洒汗水,以实干为要,脚踏实地,共同为项目的顺利建设而努力。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,引领着项目全体人员,在项目的各个环节筑造着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。
  首次担任项目商务经理的商家伟,带领着蒲斌、辜敏琴两位刚走出校园的新人,边学边干、边干边摸索。团队仅用39天便高效完成了从入口合同签订、策划编制审核到队伍进场、计量收款的全流程工作;同时快速启动招投标,成功签订19份出口合同,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  设备安装质量是项目产出合格产品的关键。面对近万吨的设备、几万个设备零部件,工程部部长闫礼平,每天到场验收设备、核对尺寸和规格型号、协调保管存放、现场安装问题协调处理、办理与设备厂家和业主的签证函件等等工作,从早到忙到晚、从工地忙到寝室,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天天如此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一天也不耽误,一天也不懈怠”的精神。
  介质管道系统,就好比人的供血系统。全厂1040亩的土地上,到处都有介质管道。在施工现场,总能看到一个瘦弱而忙碌的身影——介质管道施工负责人杨锐。从地下室到地面再到厂房上,从液压润滑系统到水、天然气、压缩空气系统,每一个位置、每一根管道、每一个阀门,他都如数家珍。办公室鲜见其身影,食堂为他预留的饭菜热了又凉。他用双脚丈量着每一米管道,把汗水洒遍这一片热土。
  还有兢兢业业、脚踏实地的吴云宏、兰厚今;又能管又能干、敢闯敢拼的毕国良、鲁小均等优秀共产党员共同推动着项目顺利推进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,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一面面旗帜,一座座丰碑。
  项目于2024年4月10日开工,2025年3月1日区域联动试车,2025年3月18日熔铸铝坯铸造成功,2025年4月2日热轧铝板轧制成功,2025年4月13日冷轧第一卷轧机成功。在这一年的时间里,项目顶着雨季施工、设计图纸滞后、设备到货滞后、跨春节施工等不利局面,完成混凝土浇筑14.8万立方米,钢筋制安1.24万吨、建筑8.5万平方米、预埋件及地脚螺栓制安1693吨、设备安装10000吨,介质管道制安3500吨,电缆敷设560公里、电气盘柜安装930台、变压器52台、电缆桥架30000米。
  回首建设历程,风雨兼程,玉汝于成。中国十九冶人以铁军的意志、工匠的精神、智慧的头脑,以“每建必优”的工匠品质打造铝工业智能制造的标杆工程,为谱写制造强国、美丽中国新篇章贡献十九冶力量。
打印 关闭